控制食品源疾病迫在眉睫
食物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,为人类获取各种营养素的来源,对机体产生重要的健康效应,安全营养的食品可促进机体生长发育、健康长寿,而不安全的食品则可能引发一系列急、慢性食源性疾病。WHO强调政府、工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责任的观念。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,上述各个部门必须联合起来参与加强法制,健全基础机构,做好流行病学监测与人员培训,以及搞好教育等各项预防性工作,才能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。因此,获得食源性疾病的充足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,定期报告及专门研究可用以获得必要的信息,从而使政策的制定成为可能,并为立法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。
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虽然取得了重大进步,但在食源性疾病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缺乏系统规划和组织,研究队伍、设备和经费都十分缺乏,没有检测标准或标准太低,尤其缺乏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监测、暴露评估和定量危险性评估的数据,更缺乏检验技术,造成无法可依,对食品污染“家底不清”,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潜在的食源性危害。
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出发,研究开发我国食品安全中的关键检测、控制和监测技术,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创新体系,建立和完善适应国际贸易的食品安全技术标准和检测体系,已迫在眉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