焯水的这些技巧,你知道吗?

焯水是居家做菜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,那么,焯水的过程中,有哪些注意事项呢?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焯水的相关食品安全知识

1. 水量要足

焯烫蔬菜的水量以没过全部蔬菜为最低限度,水量不足,会延长焯烫时间,影响蔬菜的质地和口感。

此外,一次加入的菜要适量,如果要焯的菜有很多,建议分几次进行。

2. 别切太碎

蔬菜切太碎,容易流失原有的菜香,再经过水焯,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大量损失。所以,焯菜时应尽量保持蔬菜形状完整。

3. 时间要短

如果蔬菜在水中放的时间过久,就成了煮蔬菜,会影响菜品的色、香、味,也会加剧维生素C、矿物质的损失。

一般情况下,蔬菜颜色稍有变化便可以将其捞出来了。

4. 要加点盐

蔬菜焯烫过程中,其中的水溶性营养成分,如维生素C、B族维生素等会流失到锅里。

但如果在沸水中加入一点食盐,使之接近生理盐水的溶液,蔬菜就处在细胞内外浓度相对平衡的环境中,其可溶性成分扩散到水中的速度就会减慢。

不过切记不能加太多盐,大半锅水加小半勺盐即可。

此外,还可以在沸水中加两滴油,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氧化酶破坏叶绿素,还能保持蔬菜鲜亮的颜色。

5. 冷水降温

焯烫后的蔬菜温度比较高,从水中捞出来后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,产生热氧化作用,造成营养的损失,尤其对绿叶菜来说更加明显。

所以,焯水后的蔬菜应及时冷却降温,可将其投入冷开水中,但要马上捞出,以免加重营养素的损失。

我们平时买到的蔬菜,很多含有农药的。如果没有重视这一步,我们吃蔬菜的时候就会把这些农药一块吃进去了。

这几种需要焯水的蔬菜,大家都知道吗?大家平时都有做到吗?
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