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食卫生安全知识之什么是苯并芘
甚么是苯并芘?
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,可在燃料及有机物质未被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,是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,包括空气、土壤和水等都可能含有苯并芘。
食品在烘焗和烧烤等干热烹煮的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PAHs,尤其脂肪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,受热分解时会产生较多的PAHs,而烧焦食品、油炸过火的食品PAHs的含量则会更高。
饮食卫生安全知识之苯并芘的摄入途径
苯并芘在环境中无处不在,人类主要从食品摄入苯并芘,特别是利用烘焗和烧烤方式烹煮的食品。但也可透过吸入环境中的污染物,及经皮肤接触而摄入。吸烟人士更可从吸烟过程中摄取PAHs。
l苯并芘经过人体代谢的过程后,会被排出体外或形成具活性的代谢物。活性的代谢物则被认为与PAHs的潜在致癌性有关。而苯并芘是苯并芘当中被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第1组“令人类患癌”的物质;
l根据粮食及农业组织/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物添加剂专家委员会所进行之评估,一般情况下,经食品摄入的苯并芘分量,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。但专家委员会也建议人类应尽可能减少苯并芘的摄取。
1.保持均衡饮食,多进食蔬果;
2.避免进食烧焦食品;
3.不宜过量进食干热烹煮方法烹煮之食品,如烧烤的肉类;
4.避免长时间过度烹调食品,烘烤至彻底煮熟即可;
5.烧烤前可适度去掉肉类可见脂肪的部份、避免食品直接接触火焰或油脂滴在热源上以及可选用铝箔纸(俗称锡纸)包裹食品烧烤。